在全球关注海洋放射性废物污染的情况下,香港教育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大学进行了一项跨机构研究,发现“人工贻贝”(AMs)可以有效测量海洋中低浓度的放射性核素。相信该技术可以作为监测世界各地放射性污染的可靠和有效的解决方案加以应用。
与天然贻贝类似,由香港教育大学科学及环境研究学系伍绍孙教授于十多年前发明的ams具有吸收多种金属的卓越能力,因此可用于测量海洋环境中金属污染物的浓度。截至目前,人工智能已经在全球29个国家投入使用。
针对海洋放射性污染问题,吴教授和他的团队在2022年选择了核废料和处置中常见的三种放射性物质(铀、锶和铯)作为研究对象。然后,研究小组将AMs放置在含有不同浓度放射性核素的海水中,试图测试该装置的吸收和释放能力。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结果表明,AMs只需要7到8周就能完成吸收过程。之后,他们在返回清洁海水时释放放射性物质,这表明该装置可以可靠地估计海水中这些放射性核素的浓度和变化。研究结果发表在《海洋科学与工程杂志》上。
与现有方法不同,AMs不需要收集数百升海水进行浓缩和分析,从而节省了采样和预处理所需的人力和成本。每个AM的成本仅为1美元(约8港元),可用于核废水的长期和大规模监测。
吴教授说:“核废料对海洋生态和人类健康构成的风险不容低估。该研究证实了AMs可以解决传统检测方法的局限性。该设备可以在保护环境和食品安全方面发挥作用,因为它为世界各地的当局提供了一种实用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方法来监测水中的放射性核素。”
本文来自作者[邛弋焱]投稿,不代表郑大高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k.zzuhitech.com/zsfx/202505-24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郑大高科的签约作者“邛弋焱”!
希望本篇文章《跨机构研究:通过人工贻贝监测海洋放射性》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郑大高科]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